当前位置:首页 > 中草药材 > 正文内容

附子

拂过清风2周前 (10-20)中草药材168
附子 中草药材
药材名称附子
药材拼音fù zǐ
药材别名侧子、虎掌、熟白附子、黑附子、明附片、刁附、川附子
英文名称wolfsbane
功效分类温里药
药用部分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动)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倒卵形,通常2个连生,栽培品的主根周围常生有数个肥大的侧根(子根)。茎直立,高60~150厘米,中部以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有分枝。茎下部叶在花期枯萎。茎中部叶互生;叶片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掌状三全裂或三深裂达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常为宽菱形,顶端急尖,有时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斜三角形,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常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顶生总状花序长6~25厘米,花序轴和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花梗中部或下部生有小苞片;花萼片5,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6~2厘米;花瓣2,无毛,瓣片长约11毫米,唇长约6毫米;微凹,距长1~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多数,无毛或疏被短毛;心皮3~5,离生。蓇葖果长1.5~1.8厘米;种子三棱形,长3~3.2毫米,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地草坡、灌丛及林缘。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河南、山东、辽宁等省区。四川、陕西为主要栽培产区,栽培品的主根(母根)加工为川乌,侧根(子根)加工为附子。
采收加工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昀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厘米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3)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厘米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药材性状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成而麻,刺舌。盐附子: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厘米,宽0.9~3厘米,厚0.2~0.5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厘米。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甘,有大毒。归心经、肾经、脾经。
功效作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15克,先煎,久煎。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药理研究强心;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抑制凝血功能和抗血栓形成;抗炎;镇痛;局部麻醉;增强体液免疫;兴奋肠管自发性收缩,抑制胃排空;平喘、松弛气管;具有对抗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化学成分附子含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塔拉乌头胺,和乌胺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棍掌碱氯化物,异飞燕草碱,苯甲酰中乌头碱,新乌宁碱,附子宁碱,北乌头碱,多根乌头碱,去氧乌头碱,附子亭碱,准葛尔乌头碱尿嘧啶,江油乌头碱,新江油乌头碱,去甲猪毛菜碱,附子苷等。
使用禁忌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配伍药方①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60克(炙),干姜45克,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四逆汤) ②治小儿飨泄:附子15克,诃子肉30克,灶心土30克。上为末。陈米糊丸,如粟大,清米汤下。(《痘疹传心录》附诃丸) ③治呕逆翻胃:大附子一个,生姜一个(细锉)。煮研如面糊,米饮下。(《经验方》) ④治阴虚牙痛:生附子研末,口津调敷两足心,极效。(《华佗神医秘传》) ⑤治中风厥冷:生附子0.3克,木香0.15克。上锉细,每服1.5克,姜二片,煎服。(《普济方》附子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养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rozliczanieczasupracy.com.pl/?id=4969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伊贝母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附子” 的相关文章

桂枝

桂枝

药材名称桂枝 药材拼音guì zhī 药材别名桂尖、桂枝尖、嫩桂枝、柳桂 英文名称Cmnamomi Mmulus 功效分类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 (动)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10~15米,主干较通直,树干及老枝树皮深灰褐色,幼枝略...

紫苏叶

紫苏叶

药材名称紫苏叶 药材拼音zǐ sū yè 药材别名苏叶、紫菜、苏 英文名称Perillae Folium 功效分类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动)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200厘米。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

六月寒

六月寒

药材名称六月寒 药材拼音liù yuè hán 药材别名大风寒草、红花野芝麻、路边梢、化骨丹、野芝麻、野薄荷、蜂子草、山卷莲、野荆芥、黄刺泡 英文名称Caryopteris Herba 功效分类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三花莸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

蔊菜

蔊菜

药材名称蔊菜 药材拼音hǎn cài 药材别名野油菜、野芥草、独根菜 英文名称Herba Rorippae 功效分类辛温解表药, 利湿退黄药 药用部分十字花科植物蔊菜Rorippa indica (L.) Hiern的干燥全草。 (动)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较粗壮,高20~50厘米,...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药材名称鹅不食草 药材拼音é bù shí cǎo 药材别名石胡荽、地胡椒、三芽戟、鸡肠草、野园荽、通天窍 英文名称Small Centipeda Herb 功效分类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 (L.)A.Braun et Aschers.的全草。 (...

香薷

香薷

药材名称香薷 药材拼音xiāng rú 药材别名香茹、青香薷、华荠芋、小叶香薷、香茸、香菜、石香薷、石艾 英文名称Moslae Herba 功效分类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Mosla chinensis.Jiangxi angru...